浙江大学图书馆召开“数智赋能高校图书馆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暨浙江大学图书馆第五届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4-05-17浏览次数:10


514日,“数智赋能高校图书馆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暨浙江大学图书馆第五届学术研讨会会议在紫金港校区主图书馆举行,来自浙江省兄弟高校图书馆的同仁以及我馆各部门业务骨干、分层次人才培养対象等共计130余人参加会议。



浙江大学图书馆党委书记兼副馆长吴晨主持研讨会开幕式。吴晨代表浙江大学图书馆向参会的各位老师表示热烈的欢迎,向积极投稿的馆员们表示诚挚的感谢。吴晨指出,高校图书馆应充分把握“数智时代”的国家战略需求,聚焦图书馆的数字化和智慧化建设,推动自身的变革与转型,全面提升支撑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能力,进一步打造具有引领性、示范性和创新性的一流文献资源信息保障和创新服务生态。



浙江大学图书馆馆长孙周兴致开幕词。孙周兴指出,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当前世界的人类正处于“技术世”的概念之中,文明进入一个新状态,逐渐向知识型、智慧型社会过渡,他从哲学家的视角探讨高校图书馆如何识变、求变和应变,提出高校图书馆应该利用“数智”赋能图书馆资源,对文字、图像、声音等多元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利用“数智”赋能图书馆服务,通过大数据分析、智慧化设备和新兴技术,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服务,提升图书馆的管理效能;利用“数智”赋能图书馆空间,应用智慧化手段,将图书馆转变成集知识获取、学习交流、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化信息中心。



浙江大学图书馆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黄晨主持上午专家报告环节。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陆伟教授作《大模型驱动的科技情报工程》报告,介绍了大模型技术的发展、对科技情报工作的影响以及科技情报大模型亟待突破的问题,并分享了其团队开发的原创性评价系统等大数据应用案例,为现场听众带来了一场思想碰撞和智慧交融的盛宴。陆伟建议,高校图书馆资源应积极与新技术相融合,在工程能力的支撑下赋能智慧图书馆,让图书馆焕发新机。




随后,黄晨就本次学术研讨会的征文情况进行点评,并公布了本次征文的评奖结果,图书馆领导为10位优秀论文第一作者和“优秀组稿部室”数据与平台中心、情报分析中心、研究支持部和资源建设部颁发荣誉证书。





浙江大学图书馆党委副书记余敏杰、副馆长田稷先后主持接下来的优秀论文代表交流环节。阙忱忱《学术期刊出版中作者版权保留的实践、利益协调及启示》的报告,采用网络文献调研法调研总结国际实践中作者版权保留的主要类型,为中国学术期刊在未来开放获取实践中处理版权问题提供参考借鉴。程惠新《明正德十年白鹿洞书院本<史记>考》的报告,分享了根据《史记》的文本内容和版面特征,结合田汝耔的序言,推测其底本是宋刻宋元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递修本的工作。林如诗《为学术交流而开放:哈佛大学开放获取模式及启示》的报告,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文献与网络调研方法,总结了哈佛大学开放获取发展的基本状况与工作机制,提出借鉴哈佛大学的开放获取工作机制对我国高校建设具有指导意义。姚翔宇《高校开放科学数据平台建设探索——以浙江大学开放数据平台为例》的报告,针对国内科学数据平台在建设逻辑、数据协作功能、数据融合标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通过总结浙江大学在平台建设方面的工作经验,提出了相对应的建设思考。杨柳《以“学用互促”为特点的本科生新媒体素养培育模式研究》的报告,以浙江大学图书馆i-Lab学生创新工作室为依托,分享了合作学习进行本科生新媒体实用技能素养的培育探索。孔令芳《数智时代高校图书馆纸电融合发展策略的研究与实施平台的探索》的报告,介绍了浙江大学图书馆纸电融合发展的探索实践,并以“求是荐书”平台为例,提出了一种融合多服务渠道、 支持多类型资源推荐与使用的全链路、一站式、智能化图书服务平台建设模式。




浙江大学图书馆馆长孙周兴带来闭幕报告《未来哲学视野下的图书馆》。孙周兴从未来哲学的角度,探讨了高校图书馆未来的可能形态和向度,提出未来图书馆应适应多样媒介势力重新分配的新局势,拓展资源的广度和深度,建设成为一个信息中心;应多媒体呈现以“模仿之学”为主体的传统文明成果和以“数之学”为主体的技术文明成果,建设成为一个跨媒中心;应更注重体验和创意,建设成为一个艺术空间和思想交流场所,他独特的切入角度引发了与会者的广泛兴趣和讨论。



浙江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鲁平致大会闭幕词,向大会的圆满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她指出,面向“数智化”发展新阶段,我们要继续保持学术探索的热情、践行“学术兴馆”发展战略,继续加强整体策划、课题引领、团队作战的模式,为构建高质量研究型图书馆的学术生态体系、打造一流馆员队伍而共同奋斗。




/陈倩霞  图/苏开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