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人类学系列讲座第十四讲】中国人的时间制度和传统节日体系

发布时间:2019-05-15浏览次数:427

 

讲座内容简介:

中国人的节日体系是和中国人现今特有的繁复而有致的时间制度分不开的。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不仅坐落在时间上,而且体现出时间的特异之处以及人与时间的密切关系。中国人的时间制度可以把它比喻成一个网络。在这个“网络”里,不同的参照体系汇集在一起,互相补充,形成一幅纵横交错、多元混成的指示时间的线路图。201611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为本讲座以清明节和端午节为例,来讨论中国人的时间制度和生活实践。


主讲人:刘魁立(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主持人:阮云星(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评议人:刘朝晖(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讲座时间:2019516日(周四)19:00-21:00

讲座地点: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基础图书馆三楼国立浙江大学厅

主办单位:浙江大学社会学系

协办单位:浙江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浙江大学图书馆

 

 

讲座人简介:

刘魁立,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俄罗斯科学院民间文学协作委员会学术委员会顾问、俄罗斯《传统文化》杂志编委。著作有:《刘魁立民俗学论集》、《民间叙事的生命树》、《中国节典—四大传统节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