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晚7时,“人类学”系列讲座第六讲在紫金港基础分馆三楼国立浙江大学厅举行。本次讲座由韩国首尔大学人类学家金光亿教授主讲,金老师以韩国江陵端午祭为案例,探究和反思后遗产时代的“文化再生产”,以及如何应对“文化与人”的问题。讲座由浙江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刘朝晖老师主持。
韩国江陵端午祭是受到萨满教、山神、城隍等宗教影响,由民间自发形成的韩国传统节日。该节日持续一月有余,节日期间,除了萨满祭祀,更多的有普通百姓插艾草、用菖蒲洗头发以及荡秋千等民俗活动。金老师为我们展示了很多江陵端午祭仪式和活动的照片,使我们对这一祭祀活动有了比较直观的认识。2005年,江陵端午祭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一方面,为了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江陵端午祭“再生产”了古代“江陵社会”的时间和空间,以文化展演的形式,复兴了传统的地方自治和宗教信仰,以及复活了城隍巡街的仪式活动等;另一方面,文化遗产之后的江陵端午祭成为韩国的“国家文化”象征,吸引了包括来自泰国等国家的“异文化”表演,内容上也发生了变化,如增加了茶文化、饮食文化等专门为国外游客展示的“文化艺术节”。金光亿老师认为,当代遗产运动可以被视为一种“国家与社会共谋”的政治运动,其宗旨在于“制造”国家文化认同。江陵端午祭从一种地方性的文化习俗逐渐演变成为“国家遗产”、“国际文化节”,最后成为“世界旅游的对象”。
金老师从江陵端午祭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出发,指出了人类学视角下的江陵端午祭发生的演变。他提出两个反思性的问题:第一,江陵端午祭的“文化主人是谁”。即在申遗过程中,政府无可避免的参与其中,并成为主导。但是,在申遗以后,政府在举办江陵端午文化节的过程中,仍旧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使得江陵原住民十分不满。第二,江陵端午祭中所体现出的“文化与人分离”的问题。现在的江陵端午祭已经不再原汁原味,甚至融入了国际上其他文化的元素。金老师指出,文化与人的分离是人类学和社会学早已发现的问题。人类学者们不应该无所作为,需要替那些无法发声的弱势群体们发声。
在讨论交流过程中,大家就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与文化自信、我国与韩国在非遗申请方面的差异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讲座结束后,刘朝晖老师进行了简要的点评,他认为金老师的讲座至少给我们三个启发:一是告诉我们韩国的“江陵端午祭”与中国的端午节确实不一样,尽管有些文化要素有相似性;二是江陵端午祭本身在申报世界遗产之后也发生了变化,现在已经演变成为世界性的“文化艺术节”,成为韩国国家的象征,但却导致了江陵本地民众的“不满”;三是如何理解和“回归”遗产化后出现的“文化与人分离”的现象,尤其是“原住民”对自身社区文化的认同被忽视。听众再次对金老师的演讲报以热烈掌声,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图/苏开颜 文/冯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