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4日,沈建中先生向浙大图书馆捐赠祖父沈沛霖先生的史料,包括沈老在浙大任教期间的照片、手稿、日记、书信、口述录音磁带、个人藏书、传记期刊、资料卡片等实物,共计228件。沈老对科研精益求精、不遗余力提携后进、积极参政议政的形象跃然于这些史料之上。
沈老早年赴法国勤工俭学,毕业于索米尔工业学校及里尔大学,建国后先后任华北大学工学院及北京工业学院企业管理专业教授、教研组长,浙江大学教授,主要致力于企业管理教学及研究、法语教学领域。此次捐赠的史料主要包括沈老浙大时期 “法语师资班”文献(1965年)、“科技法语教师进修班”文献(1978—1979年)、浙大管理系及电机系工程经济教研组文献,以及担任浙江省政协委员时期的实物和文献。作为浙大管理学院科学管理学科的奠基人之一,沈老兢兢于专业教学研究,留下的主要著述和手稿有:《工厂计划计算方法习题集》(高教社1955年1版)、《机械制造企业组织经济与计划》(刻印本)、《法语部分词组及成语》(打字本,附手写资料卡片一盒)、《法语班教材》手稿、《科技法语教材》手稿及打印稿、《世界各国能量使用统计》(1982年,译作打印本)、《革新管理》译稿,以及包括《生产过程组织》、《生产过程的劳动组织》、《生产过程的技术检查组织》在内的三种讲稿打印本。沈建中先生还深情地回忆起祖父在浙大准备授课讲义的严谨和求实作风。
1979年浙江大学在国内最早成立了科学管理系(筹),并招收了改革开放后的首批国内理工院校的管理类硕士研究生。“这些研究生,毕业后对我国管理科学的发展都不同程度地做出了重要贡献”。(管理学院前副院长马庆国语)沈老的任研究生蒋绍忠等十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聘书、浙大科管系(筹)79级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名单(沈老担任委员会主席)等资料都是学院发展历史的珍贵见证。
如今,管理学院正勇立时代潮头,迈向新征程。管院在2012年全国学科评估中,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分获全国第一、第二。截止2015年,管院获得了全球商学院最重要的三大国际认证(AMBA、EQUIS、AACSB)。院长魏江在寄语中写道,“感恩我们开拓的前辈”。沈老等老一辈学人的求是作风是我们在追溯学校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宝贵精神财富。
人物链接:
沈沛霖(1903—1992),江苏武进人。1920年与周恩来等同赴法国勤工俭学,在法期间经周恩来介绍加入旅法共青团组织,曾参加共青团的旅法总支部代表大会和旅法华人大会。
1926年回国参加国共两党合作的反帝反封建大革命。同年7月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教导团党代表、第六师政治部秘书,并转为中共正式党员。北伐后,参加广州暴动。起义失败后赴香港,面见中共在港负责人李立三、聂荣臻,被指派赴广东东江海陆丰地区发展革命根据地,途中因计划泄露被香港巡捕房逮捕并遭驱逐出境,之后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后经同乡介绍,出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前身为黄埔军校)政治教官。1930年,应叶楚伧之邀,经邵力子、刘庐隐介绍,任奉贤县县长。1933年离任后长期在中央军校任职,编写了《中国国防史略》、《世界政治经济概况》、《中国经济问题》等教材,培养了大批抗战将士。抗战胜利后,在南京市从事社会行政工作,南京解放前夕,他组织成立救济物资保管委员会,保卫仓库和文档。
上海解放后,他参加华东军政委员会联络局领导下的革命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华北大学工学院及北京工业学院教授。1958年后调浙江杭州工作,后为浙江大学教授。1980年任浙江省政协委员。1986年离休,长期从事对台联络工作。
文/高艳 图/胡葛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