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印加:古代世界文明的交流与碰撞讲座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2017-05-24浏览次数:2178

414日晚六点半,《探访印加:古代世界文明的交流与碰撞》讲座在紫金港基础分馆三楼国立浙江大学厅开讲。本次讲座由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原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林被甸老师主讲,带我们探寻印加的历史遗迹与背后的神秘文明。讲座由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夏立安老师主持。

印加文明是美洲印第安三大文明之一,于12-16世纪存在并发展,目前留存的重要遗址是马丘比丘、库斯科和萨克萨瓦曼古堡。林被甸老师曾亲自来到位于秘鲁安第斯山上的印加遗址进行考察。马丘比丘古城周围高山环抱,虽历经千年风雨和地震,全城建筑物整体仍保存完好,呈现“墙不倒”、“壁不断”的奇特现象,其根本原因是印加人在建造过程中采用了“拼接术”与“榫接术”。林老师通过一幅幅现场照片为我们展示了石块不同的接合方式,印加建筑的精巧与神奇令听众赞叹不已。

在高原古都库斯科,印加帝国的遗迹处处可寻,其中就有著名的太阳神庙。神庙原有的格局虽然已被破坏,但墙体平整光滑,巍然挺立,正是因为采用了榫卯结构。萨克萨瓦曼古堡位于高山之上,由巨石堆叠而成,印加人如何开采和搬运这些巨石仍是未解之谜。可以说“巨石”打造了神奇的马丘比丘、库斯科和萨克萨瓦曼古堡,也打造并见证了印加帝国当年的辉煌。

对于印加帝国崛起的奥秘,林老师指出武力、经济实力和文化优势这些并不是主要因素,而是印加能够通过战争积极广泛地吸取其他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印加还拥有先进的梯田灌溉系统和道路驿站系统,这是印加帝国大厦的基础和支柱。在文化和文明的交流与碰撞中逐渐强大的印加帝国把安第斯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同时推向发展的最高峰,但其自身也存在局限性,由于环境闭塞和贸易的不发达,印加长期处于没有铁器、牛马、车轮、书面文字和书写系统的境地。

讲座结束后,林老师与在座听众进行了交流。有的听众从建筑工程的专业角度和林老师探讨了印加遗迹保存完好的原因,有的听众分享了自己去印加遗址参观时的所见所感,也有听众对现代西方文明的不可持续性进行了思考。林老师虽已耄耋之年,但思维活跃,在讲座和互动中不断产生思想火花,发现新的研究方向和可以深入挖掘的内容,令我们十分敬佩,也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

                                               /冯越男  /苏开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