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史系列讲座之十八
佛国土的世界:石佛与摩崖佛的美
韩国近代的美术市场与收藏家
主讲人:李淑姬 博士
金相烨 教授
主持人:缪哲 教授
翻 译:邱宇飞
讲座时间:2017年5月5日(周五) 14:00-17:00
讲座地点: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基础图书馆三楼国立浙江大学厅
主办单位: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
承办单位:浙江大学图书馆
主讲人简介:
李淑姬博士,毕业于弘益大学美术史专业,现任韩国文物厅文化遗产鉴定委员,主要著作有《统一新罗时代密教系佛教雕刻》(2009),《寻找丢失的佛像》(2016)等。
金相烨教授,现任韩国外来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国际合作部副部长。金教授专攻韩国美术史与韩国近代美术市场史,主要著作有《美术品收藏家们-韩国的近代收藏家与收集的文化史》(2015)等。
内容简介:
《佛国土的世界:石佛与摩崖佛的美》:石佛与摩崖佛形式多样,在各国各地均有所区别。在韩国,则以纯白的优质花岗岩雕刻而成的石佛和摩崖佛最为多见。李淑姬博士从韩国佛教造型的历史入手,以石佛与摩崖佛为核心,介绍了韩国佛像的传统和独特特征。
《韩国近代的美术市场与收藏家》:韩国近代美术市场发端于19世纪后期,正式开始于1900年代以后。以10年为周期而变,韩国近代的古美术品交易与流通受到日本殖民统治的影响,先后经历有“高丽青瓷狂时代”、 “满洲特需”时代和“黄金狂时代”。金相烨教授将细说韩国近代的美术市场之流变,并介绍这一时期的著名收藏家及其收藏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