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预告]<人类学系列>第二讲|人类学视野下的萨满教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25浏览次数:1671

人类学系列讲座第二讲


人类学视野下的萨满教研究


主讲人:色音(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
主持人:阮云星(浙江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讲座时间:2016年11月29日(星期二)19:00
讲座地点:浙江大学图书馆紫金港基础分馆三楼国立浙江大学厅
主办单位:浙江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浙江大学图书馆
协办单位: 浙江大学社会科学院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内容简介
      萨满教(Shamanism)研究始于17世纪俄国旅行者对通古斯人的宗教信仰的研究,并进入国际学术界的研究。狭义的的萨满教是指以西伯利亚为中心的东北亚地区各民族,特别是以通古斯民族中所流传的民间信仰作为典型,并把萨满教只限制在那些地方的民间信仰。广义的定义是东从西白令海峡,西至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以及包括北美、澳大利亚因纽特人在内的所有原始巫术和民间巫俗都包括在萨满教范围之内。目前,国际学界通用的萨满教概念是指广泛意义上的萨满文化现象,而非专指通古斯人的萨满教。中国的萨满教研究已有百年的历史。萨满文化是民间文化的综合体,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对象,涉及诸多学科。本讲座从人类学角度评述中国萨满教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并对其研究态势进行分析。

主讲人简介
      色音,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中国民族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会长。著有《东北亚的萨满教》、《萨满教图说》、《神道教与日本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