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宋濂――古籍碑帖中心举办读书会(第三期)

发布时间:2016-06-30浏览次数:2930

 

2016628日,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徐永明,在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图书馆古籍碑帖研究与保护中心举办读书会(第三期)。本次读书会,以宋濂的作品为主。宋濂(1310-1381),字景濂,原籍婺州,元末明初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朱元璋称他是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其为太史公,与高启、刘基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读书会上,师生们共同研读了宋濂的几篇代表作:《秦士录》描写了一个文武全才的秦士邓弼英勇而博学,却空有报国理想未能如愿的悲剧人生;《记李歌》记述了一位风尘女子李歌“出淤泥而不染”,坚守贞洁而死的感人事迹。另探讨了《太白丈人传》、宋濂为其好友杨维桢所作的墓志铭等文。

根据徐永明教授的研究,宋濂在入明前与入明后,文学创作风格大不相同:入明前,他的文章泼辣大胆,自由奔放,富有批判情神;入明后的文章批判锋芒则大为减弱,但仍有多篇佳作,尤其是彼时身居高位的他,依然为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作传,委实不易。而入明前、入明后作品风貌不同,主要是其入明后身为朱元璋的大臣,生存环境发生巨变所致。

六月夏暑,室内微凉,共读宋濂,疑义相与析,奇文共欣赏,实为快事。

 

 

 /图 凌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