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场讲座从唐代诗人李白的出生地、丝路重镇——碎叶城讲起。碎叶城缘于其优越的自然条件,是唐朝在西域设的一个重要的政治军事中心,也是中国历代王朝在西部地区设防最远的一座边陲城市。碎叶城现今位于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市附近,经考古发掘称阿克·贝希姆遗址。张教授从塔、乌两国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概况展开讲述。
1927年,马松(M.E.Masson)调查并测绘了阿克·贝希姆遗址。随后相继有学者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工作。其中发掘的西城约有35公顷,东城约有60公顷,出土了石刻、钱币、鎏金铜佛像牌饰、石雕和菩萨造像等。中亚五国独立后,考古研究者在中亚地区流失严重,美国、日本等国考古学家相继进入乌兹别克和塔吉克开展工作,目前的考古工作主要通过国际合作、外方出资的方式进行。阿克·贝希姆遗址的调查与发掘虽近百年,但发掘部分不足总面积的十分之一。2012-2014年经对探方出土标本的年代测定,遗址属于8世纪末至11世纪初。
中国学术界对该遗址的关注始于上世纪60年代,中国考古学家首先是从中文版的《苏联考古学》中得知阿克·贝希姆遗址的考古发现,但并未引起重视。1979年,张广达发表《碎叶城今地考》,推测第一佛寺很可能就是武周时期所建的大云寺。1980年,北京大学宿白先生认为该城址的平面布局中有唐代城址的特征。此后相继有一些中国学者对遗址进行了不同方面的研究。
张建林教授做了总结,中国学术界对阿克·贝希姆遗址的研究开展较晚,关注的学者也只有寥寥数位,而且多为历史学家和历史地理学家,研究的范围有限。考古学家尚未对该遗址作系统考察,更没有介入或参加过对遗址的发掘,直接影响到我国学术界对遗址综合研究的进展。
讲述完毕,台下的本校学生、中国美院学生以及相关学者踊跃提出问题,并与张讲授进行探讨。互动讨论后,本场讲座顺利举办。
文、图/王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