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史系列讲座”第十二讲――乌克兰美术教育讲座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2015-12-01浏览次数:236

 

11月29日晚七时,“艺术史系列讲座”第十二讲在紫金港基础分馆三楼国立浙江大学厅开讲。本次讲座由乌克兰国立创造艺术及建筑大学副校长奥斯泰普科瓦利丘克博士主讲,他为浙大师生带来了以“乌克兰美术教育”为主题的讲座。讲座由浙江大学艺术系教授王小松主持。
奥斯泰普首先就乌克兰国立美术与建筑艺术大学作了介绍。学校创建于1917年,位于首都基辅市中心,校舍古朴,有着浓郁的艺术氛围,是欧洲乃至最优秀的美术学院之一。该校由乌克兰第一任总统MikhailoGurshevsky创办,设油画、雕塑、建筑等专业,门类齐全。学校十分注重国际学术交流,与法国、意大利、瑞士等多国的美术院校开展了合作和交流。
奥斯泰普先生在讲座中回顾了乌克兰的美术画派风格和绘画艺术家。其中较富盛名的是十九世纪末的代表人物列宾,其代表作为《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具有强烈的写实主义。
在讲座中,王小松教授就乌克兰美术的时代创作背景和发展同奥斯泰普先生进行了交流。艺术创作基于一定历史背景,上世纪中期乌克兰的画作基调以庄严、宏大与昂扬的题材为主,风景画是艺术家“奚落”的对象。再与中国横向对比,当时的中国也是如此,国家以推崇“重大历史题材”为侧重点。前苏联作为当时众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老大哥”,中国在文化艺术方面与之有深厚的渊源。
随着社会的进步,乌克兰主流的美术题材已经发生转变。风景、写实的作品也缤纷绽放。奥斯泰普先生随后向大家展示了其个人作品,涉及油画、水彩画以及雕塑。其中一幅户外的风景油画令台下赞不绝口,把乌克兰秀丽风光表达的淋漓尽致。在问答互动中,台下几位学生用乌克兰语提出了几个问题,奥斯泰普先生对其问题的深度和语言的流利程度表示赞叹。
看到旁边已经备好的笔墨纸砚,奥斯泰普已经按耐不住,现场提笔作画。寥寥几笔勾勒,深得中国水墨画的精髓,在粗细线条与浓墨浅晕中,一幅乌克兰美女头像跃然纸上,眉目传神、惟妙惟肖。奥斯泰普先生通过翻译表达了对浙江大学举办本次讲座的谢意,从前期宣传到现场组织,周到的策划制作令其十分赞许。奥斯泰普先生表示还将把本次讲座海报收好并带回国作为纪念。

文/王晓阳  图/陈国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