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晚七时,紫金港基础分馆三楼国立浙江大学厅迎来了艺术史系列讲座的第十讲《丝绸之路在中国——新疆的早期考古调査与研究》。来自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谢振发研究员作主讲人,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缪哲教授担任主持人。
世界四大文明在新疆交汇、传播,谢教授形象的说,古时候的新疆犹如忙碌繁华的香港。虽身处大漠之中,但大量的壁画、雕塑、建筑,甚至文书、棉麻织品等考古遗迹足以说明新疆文化之积淀。谢教授给师生分享了大量的丝路图片。新疆发掘的遗址与造像兼具有不同地区特点与风格,主要是印度、犍陀罗与中国艺术特色的融合。讲到敦煌文书,大量的漢文、藏文、梵文、佉盧文、于闐文、突厥・回鶻文、吐火羅文、粟特文等均有涉及,语言之多可见一斑,不同文化的光芒在这里交织碰撞,熠熠生辉。
此次讲座是“从敦煌到犁靬——浙江大学新获丝绸之路研究外文文献展(一)”配套讲座第二讲,谢教授从语言和考古文物两方面介绍了10世纪末、11世纪伊斯兰化之前新疆诸绿洲丰富多彩的历史与文化,不但涉及文献展中的其他单元,更有源自中国的鲜明要素。
当晚虽然大雨不止,但依然吸引了不少师生前来听讲,有一位甚至从新疆乌市远道而来。在参观了二楼丝路书展、聆听了讲座之后,该听众对谢教授的讲座表示了敬意和谢意,对我馆馆藏的丝路书籍规模之大、质量之佳钦佩不已,同时也表达了对我馆举办该类讲座发挥文化传播作用的肯定。
文/王晓阳 图/苏开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