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馆员是通过对相关学科的研究,并利用图书馆学工具为学科进行服务的图书馆员。学科馆员对相关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到底会给图书馆学科服务带来哪些有益的发展?不同阶段的学科研究会有哪些不同的学科服务的方法和内容?对图书馆界来说这些都需要用实践的方法来探索,才能给服务者和被服务者一个信服的答案。浙江大学图书馆正就这个问题进行着实践,“馆员研究工作室”的建设是这场实践的切入点。
就图书馆方面来说“馆员研究工作室”一种新的机制,是将学科服务、资源建设、读者服务、人才培养等多方面有机结合的一种新思路。就学科研究来说,“馆员研究工作室”是图书馆培养学科文献专家,乃至学科专家的一个重要起步。浙江大学图书馆在“社会学理论研究工作室”成立和初步运行的基础上,又成立了“道教文献研究工作室”,该工作室由韩松涛副研究馆员负责。
韩松涛与人文学院道教研究领域资深教授孔令宏合作十余载,取得些许成绩。近日学校成立校级“浙江大学道教文化研究中心”,韩松涛任副主任,说明其研究获得了相关领域专家的认可。
在道教研究方面,韩松涛多次参加了道教方面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参与了国际合作、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个;参与了多部专著的撰写,其中以第二作者参与撰写的《江西道教史》获得第十七届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类三等奖;发表了道教方面的论文近十篇,其中《张鲁生平新考》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录,《玉皇山道教近代以來之變遷》则发表在境外著名道教刊物《道教研究学报》上。2015年2月,韩松涛还在浙江图书馆文澜讲坛为杭州市民作了《民国杭州道教与杭州民俗》的专题讲座。
“道教文献研究工作室”的文献研究和推荐工作,将通过对新成立的“中国宗教特藏”进行“更新维护”和荐购来完成。工作室还将通过与道教学科合作,建设相关特藏数据库,最近正在建的有“道教图像数据库”。今后还计划进行道教相关内容的文化讲座,扩大图书馆馆员工作室的影响。
与道教文献工作室合署的是“专题特藏整理室”,主要是对图书馆一些主题的特藏,如文革文献、馆史资料等专题文献进行整理。
文/韩松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