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人才选拔方式,存续了一千三百年,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科举取士区别于以往任何一种选官方式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所标榜的公平与公正,强调不论出身,不问家世,“一切以程文为去留”,为平民阶层开启了一条通过个人奋斗跻身官员行列的正途。在科举制下,当“读书—考试—做官”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成为无数人追逐的梦想时,面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般残酷的竞争,利用制度缺陷、钻监管漏洞,就成为许多渴望成功者的不二选择。而对于统治者来说,要维持科举取士的公平公正,就必须不断完善科举制度,加强对考试官员的监督,严格考场纪律,严惩作弊行为,杜绝舞弊现象的出现。但是,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科场舞弊现象层出不穷、花样翻新,难以禁止。可以说,在科举制推行的一千多年里,舞弊与反舞弊的斗争贯穿始终。
主讲人:祖慧教授
时间:
地点: 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图书馆五楼古籍阅览室
主办: 浙江大学图书馆
主讲人简介:祖慧,安徽芜湖人。199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