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陈来教授(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
主持人:吴光教授(浙江大学国际马一浮人文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讲座时间:2013年12月19日(星期四)19:00开始
讲座地点:浙大紫金港校区蒙民伟楼139报告厅
主办单位:浙江大学国际马一浮人文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浙江大学图书馆
支持单位: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
主讲人简介:
陈来,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师从张岱年先生、冯友兰先生。博学儒雅、学贯古今,兼通中西。现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央文史馆馆员,以及浙江大学、复旦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多所大学兼任教授。曾任北京大学儒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宋元明清理学和现代儒家哲学。1986-1988年任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鲁斯学人、哈佛大学东亚系访问学人, 1995-1996年任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外国人研究员,1997年任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客座教授,1999年任日本关西大学东西学术研究所特聘研究员。著有《朱熹哲学研究》(1988)、《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1991)、《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2003)、《古代宗教与伦理 : 儒家思想的根源》(2009)、《朱子书信编年考证》( 2011)、《孔夫子与现代世界》(2011)等数十部专著,多部著作与论文被译为英文、日文、韩文等。
讲座简介: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源远流长的文明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同时也在数千年的发展中积淀出自己的价值观。
中华文明的价值观,其实就是指中国人对他人、社群的态度,是中国对外部世界的态度。那么这个历史悠久的大国会对他人、对世界持有怎样的价值观呢?
中华文明在西周文化重孝、亲人、贵民、崇德的基础上,以孔子等早期儒家为代表,发展出一套道德德行的体系,建立起了中国文明的核心价值,即仁爱、礼教、责任、社群价值等。
这些价值原理不仅在前现代的东南亚世界被广泛接受,同样也受到了西方学者的肯定与推崇。被誉为法国近代第一个经济学家的魁奈曾说:“中国的学说值得所有国家采用为楷模”。法国哲学家霍尔巴赫也认为“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道德结合的国家”,是一个“德治或以道德为基础的政府”。可以说,中华文明价值观并非一个单纯的理念,在当今时代,它对全球建立关联社群、合作政治、和谐世界,也具有普遍的意义。
然而近代以来,现代西方一切以自我利益为重的个人主义思想也随着“西风”在中华大地盛行,我们传统的价值观不断地受到这种思潮的严峻挑战。蓦然回首,在金钱被奉为圭臬的今天,大多数现代人都感到疑惑,为什么我们如此富有,却还如此缺少幸福感?我们中华文明的价值观对人类的精神生活与道德境界到底还能否起到改善与提升的作用?
陈来教授著作要目:
1.《朱熹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2.《有无之境 : 王阳明哲学的精神》 人民出版社1991;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3.《回向传统 : 儒学的哲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孔夫子与现代世界》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5.《朱子书信编年考证》三联书店 2011
6.《宋明理学》 三联书店2011
7.《朱子哲学研究》三联书店2010
8.《诠释与重建 : 王船山的哲学精神》三联书店 2010
9.《宋明儒学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10.《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
11.《现代中国哲学的追寻 : 新理学与新心学》 三联书店 2010
12.《宋元明哲学史教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13.《传统与现代 : 人文主义的视界》三联书店2009
14.《古代宗教与伦理 : 儒家思想的根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15.《东亚儒学九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16.《燕园问学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7.《孔子与当代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18.《陈来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9.《人文主义的视界》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
20.《哲学与传统 : 现代儒家哲学与现代中国文化》允晨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