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助理、社科院常务副院长罗卫东到图书馆调研

发布时间:2009-05-14浏览次数:1959

2009512日下午,校长助理、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罗卫东教授来到图书馆座谈人文社科资源建设,图书与信息中心主任、图书馆馆长鲁东明教授主持会议,社科院和图书馆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座谈会就人文社科资源建设进行了务实、深入的交流和研讨。在会上,图书馆采访中心张军主任介绍了图书馆各类型文献资源的建设情况,文理分馆馆长毛一国老师介绍了文理分馆人文社科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
  在听取图书馆关于人文社科资源建设和服务情况的介绍后,罗卫东指出,人文社科资源是文科教师的基本生产工具,图书馆收藏图书的质量,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历史和品位。图书馆在具有读者服务功能的同时,也是国有资产的增值机构,其收藏的图书作为国有资产具有保值价值。同时,图书馆也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针对图书馆人文社科资源建设,罗卫东指出,图书馆的人文社科资源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校内外各方面资源的配合和动员。我校学科面广,学生人数多,但图书经费又短缺,在很长时期,由于多种原因,人文社科资源建设一直未列入到图书馆的重点工作中,是一个和学校学科建设相脱节的,期待抢救性的项目。罗卫东还指出,人文社科资源有三种类型文献是必需收藏的:一是大型公共工具书;二是前沿性专著;三是特藏、镇馆之宝的收藏。认为特藏资源具有历史文物价值,能提高学校的品位,激发人们对图书馆重要性的认识,可采取多种方式获取特藏文献。罗卫东建议图书馆在人文社科资源建设中树立新的工作理念,锁定几个重点方向开展工作。
  最后,罗卫东对人文社科资源建设,提出了系统性的意见,认为图书馆应站到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舞台中央,从更广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采集资源,让更多的人分享图书馆的资源。图书馆采访馆员可利用书评、到书店选书等多种方式和渠道采集图书。也可联合我校的文科教授们,与学部、学院合作,依托集体的力量进行文献资源建设。并给出了具体操作建议。
  鲁东明表示,图书馆将和社科院在人文社科资源建设上保持积极沟通和密切合作,通过项目的形式进行调研,制定一个人文社科文献资源建设的调研报告,供学校领导决策。

图书馆文理分馆 毛一国
2009-5-13